桥本氏病

首页 » 常识 » 预防 » ldquo秋燥rdquold
TUhjnbcbe - 2020/11/27 4:17:00

随着秋意渐浓,人体的气机也由炎夏往外发散转换成秋凉往里收了。平时身体虚弱的人此时就易出现秋乏、秋燥的症状,特别是女性朋友,稍有不慎就会“中招”,那么在这个秋天,女人们该如何秋季养生呢?

女性秋季养生三部曲

1养肺阴

要说秋天哪个部位最脆弱,那一定是肺部了。肺为娇脏,与外界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氧气交换,肺主一身之气,全身血液也流经于肺,因此最易受伤。

但秋燥来袭,肺气、津液不断耗损,肺脏失去润养,形成肺气阴虚。不仅肺的自我修复能力会急剧下降,而且对外界的细菌、病*、尘螨等有害物的抵御能力也会下降,进一步降低免疫力。

不过此时也是养肺的*金时机,尤其是女性朋友,养颜先养肺。中医认为“肺主皮毛”,肺不好的人不仅皮肤没有光彩,还特别爱过敏。

俗话说,“药补不如食补”。秋季进补,人体摄入的养分吸收与利用率高,较易积蓄并发挥功效,所以防止秋燥,不妨从日常饮食调理入手。

?沙参麦冬汤

沙参麦冬汤对身体干咳、口唇干燥、咽喉干痛这些症状,有很好的调整缓解作用。

材料:沙参(10克)、玉竹(10克)、甘草(5克)、桑叶(6克)、生扁豆(10克)、天花粉(10克)、麦门冬(10克)

做法:所有材料熬煮成汤即可服用。

功效:滋阴补气、清热健脾。

?铁皮枫斗

铁皮石斛素有“滋阴圣药”之称,《神农本草经》称其为“性味甘寒,入胃、肾、肺经,补肺、胃、肾养精”;现代临床研究也证实,铁皮石斛具有滋阴清热、养胃生津、补五脏虚劳等功效,既适合阴虚人群,也适合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者服用。

?银耳

立秋后天干气躁,是吃银耳的最佳时节,银耳的蛋白质中含有17种氨基酸,人体必需氨基酸中的3/4都能通过银耳获得。银耳汤能暖胃生津,活血明目,每天喝一小碗,就可达到滋阴润燥的目的。

银耳汤

材料:银耳、枸杞、冰糖

做法:把银耳干泡发,撕成小片,和枸杞一起煮沸,再加入冰糖用小火炖煮20分钟即可。

2管理情绪

中医讲究天人相应,人的情绪也会受到四季变化的影响。秋天对应人的情绪是悲,因此秋季养生除了身体机能调养外,还要调理情绪。

临床上由于情志因素而引发各种疾病的情况时有发生,或引发旧病,或增添新疾。特别是中年女性,长期情绪不佳、心态不稳会引发的多种皮肤问题,比如*褐斑、痤疮、乳腺小叶增生,甚至可引发带状疱疹等。

心情愉快,性格开朗,不仅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,而且还能促进身体骨骼里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来,使得皮肤红润、焕发光彩。

针对秋季情绪不佳,可以适当食用莲子、枸杞、百合、红枣、桂圆等类具有镇静安神的食物,还有利于减轻更年期症状。

3谨防妇科炎症

俗话说:“一夏无病三分虚”,夏季过多的精力耗损,入秋后身体免疫下降,也就是中医认为的“正气不足”,而秋后的气温也逐渐由升温转成降温,天气晴雨不定,早晚温差较大,女性在此时易患各种妇科炎症或者出现炎症旧病复发的情况。

很多人经常把炎症和现代医学的感染混淆起来,并非所有炎症都是感染性的,身体免疫功能、循环功能出现问题都会产生一些炎症,这不是仅仅用抗生素就可产生效果的。

中医治疗炎症,讲究整体调摄,辨证论治。一个是扶正,将正气养好;一个是驱邪,通过中医中药进行调理,扶正祛邪、提高免疫力,在温化、益气、滋肾的过程中,慢慢恢复健康。

秋季养生误区

1防秋燥

秋季养生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这些偏颇,防秋燥是要用养阴的药,但往往有的在临床中会遇到一些脾胃虚寒的人,就不太适合服用,比如这部分人吃了铁皮枫斗,可能会出现胃口疼痛,食欲不振的情况,所以脾胃虚寒的朋友养阴要慎重。

在这样的过程中,我们养阴就该和健脾在一起,比如沙参麦门冬汤里面的沙参、麦门冬是养阴的,加上白术、扁豆等等具有健脾功效的药材,患者食用后不至于嗳胃,也不会伤脾阳。

因此养生保健的过程中,建议还是请专业的中医药师进行适当地指导,避免造成一些矫枉或痹病。

2运动锻炼

秋季养生锻炼注意时间的概念,春天要早起,秋天可以适当的“晚起”,不要太早的出门锻炼,年纪大的朋友最好选择在阳光灿烂的时候出门锻炼,比如9、10点钟这个时间段。

年轻朋友应尽量减少晚上的户外活动,寒伤是邪,中医认为“虚邪贼风,避之有时”,一个人身体虚乏的时候邪气来的时候要避开它,要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,养足自己的精气神,使邪气难以入侵。

总的来说,秋季养生要养阴,养肝肾之阴,但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辩证对待,身体不适者最好还是去请求专业的医生的帮助,避免造成一些矫枉或痹病。

精彩内容

1
查看完整版本: ldquo秋燥rdquold